从《美国工厂》看中国制造企业的国际化探路
- 分类:新闻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9-09 09:41
- 访问量:
【概要描述】近日,一部美国Netflix原创纪录片《美国工厂》在中美社交媒体上引起了热议。这部影片讲述了中国汽车玻璃巨头福耀集团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买下通用汽车荒废的工厂,开设汽车玻璃工厂的真实故事,展现了福耀美国工厂给这个工业小城带来的变化,以及中美企业在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和劳工特点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冲突与磨合过程,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制造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合规性问题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
从《美国工厂》看中国制造企业的国际化探路
【概要描述】近日,一部美国Netflix原创纪录片《美国工厂》在中美社交媒体上引起了热议。这部影片讲述了中国汽车玻璃巨头福耀集团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买下通用汽车荒废的工厂,开设汽车玻璃工厂的真实故事,展现了福耀美国工厂给这个工业小城带来的变化,以及中美企业在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和劳工特点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冲突与磨合过程,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制造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合规性问题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
- 分类:新闻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9-09 09:41
- 访问量:
这部影片讲述了中国汽车玻璃巨头福耀集团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买下通用汽车荒废的工厂,开设汽车玻璃工厂的真实故事,展现了福耀美国工厂给这个工业小城带来的变化,以及中美企业在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和劳工特点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冲突与磨合过程,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制造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合规性问题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制造企业开始了国际化征程。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则进一步加速了中国制造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从产品出口到海外营销,从在海外设立工厂和研发中心到跨国并购,中国制造企业正在迅速融入全球市场。中国制造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动机包括拓展国际市场、快速获取先进技术,抢抓市场机遇,以及降低劳动力、土地、能源、环保和税收等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在中国制造业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中,既有大量成功案例,也不乏失败教训。
● 华为在全球设有16个研究所,36个联合创新中心,致力于在通信网络、IT、智能终端和云服务等领域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安全可信赖的产品、解决方案与服务;
● 海尔已在海外拥有12个工业园、54个制造中心,为全球用户提供智慧生活解决方案;
● 美的在海外建立了6个工厂;
● 格力也在国外拥有8座工厂;
● 联想在全球建立了15个研发中心,有上万名研发人员,在美国、墨西哥、巴西、德国、匈牙利、印度、日本和印尼等国家建有工厂,4个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支撑其全球化运营;
● 浪潮已在美国、日本、拉美等多地设立研发中心和工厂,在海外26个国家设立了分公司;
● 伊利在荷兰成立了欧洲研发中心,在新西兰建设了一体化乳业基地,在美国主导实施了中美食品智慧谷,构建覆盖全球的资源体系、创新体系和市场体系;
● 北汽集团研发体系布局全球五国七地,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整车及KD工厂;
● 柳工在全球共有10个海外子公司,13个区域配件中心,3个海外制造基地和5个研发中心,300余家经销商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 长城汽车也在俄罗斯建立了工厂;
● 小米在印度建立了七座工厂;
● VIVO在印度建有两家工厂。
2019年9月1日,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了2019年中国制造企业500强榜单。这些企业2018年的营业收入总额为34.92万亿元,其中海外营业收入为4.2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1.94%,比营业收入增速高2.27%。这说明,我国制造业领军企业在加速进行国际化探路。
根据晨哨并购统计,2018中国制造企业一共进行了67宗国际并购。其中,披露交易(43宗)金额总计113.38亿美元,交易宗数同比增长19.64%。其中,超过半数交易涉及和半导体、传感器、机器人、新材料相关的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领域。在北美地区的并购有所减少,欧洲和“一带一路”国家则成为中国制造业海外并购的热点区域。总体上,中国制造业保持着旺盛的跨国并购势头。
近年来,潍柴动力在海外市场频频发起并购,不但补齐了核心技术的短板,而且让各个业务发展相得益彰。
● 2018年底,潍柴入主加拿大巴拉德公司,共谋氢燃料电池,加快推动潍柴新能源战略的落地。海外市场的长袖善舞,是潍柴业绩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2004年,联想集团并购了IBM的全球PC业务,一跃成为年营收超百亿美元的全球第三大PC厂商,并跻身世界500强企业行列。此后,为了巩固自身在PC、移动设备及企业级业务的全球市场地位,联想又相继并购了日本NEC的PC业务、德国Medion AG公司、巴西CCE公司以及日本富士通PC业务,巩固了其全球PC产业领导者地位。
在移动设备业务方面,联想2014年从谷歌手中并购摩托罗拉移动业务,历经多年整合,2018财年联想移动业务实现了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以来的首次盈利。在企业级业务方面,2014年收购了IBM X86 PC服务器业务,使联想成为x86服务器的全球三大供应商之一。2018财年,联想PC业务雄霸全球,公司营业额超过500亿美元。
中集集团是最早一批走向国际化的中国制造企业之一。2003年,中集收购美国半挂车Vanguard,2007年收购博格工业(包含荷兰Holvrieka液态食品大罐公司和LAG比利时罐车公司),2012收购德国吉曼(ZIEMANN ),2013年收购德国齐格勒消防车企业,2016年收购英国企业Briggs和Retlan,2019年收购加拿大知名酿酒装备制造商DME集团等公司,成为中集集团拓展国际版图的经典案例。
在工程机械行业, 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同样堪称中国制造企业国际化的经典案例。2012年三一重工并购了在混凝土泵车领域市占率世界第一的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上演了一场“龙吞象”。
柳工近年来也在积极推进国际化,2012 年2月,柳工收购了东欧地区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波兰HSW(Huta Stalowa Wola)公司下属民用工程机械业务单元及其全资子公司Dressta 100%的股权及资产。作为柳工的首例海外收购项目,在并购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就将柳工品牌的挖掘机和装载机引入波兰并成功下线,HSW公司也创造了收购初期即实现扭亏的业界奇迹。
在生物医药行业,复星医药积极推进跨国并购,2016年收购印度制药企业领头羊Gland Pharm,创下中国制药企业跨国并购最大交易金额记录;2016年,人福医药收购了美国Epic Pharma公司及其关联公司Epic RE Holdco,2017年参与收购美国医药细分行业龙头RiteDose,并引进BFS(吹瓶-灌装-封口)技术在在湖北落地。RiteDose公司是美国BFS技术生产单剂量无菌药剂制造商,行业排名美国首位。
总部位于宁波的均胜电子则是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国际并购非常成功的代表企业之一,先后并购了KSS、日本高田等全球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成为全球知名的汽车零部件品牌。
而另一个家电巨头海尔集团也先后并购了三洋和GE家电等知名品牌。
我国农机行业领军企业雷沃重工自2014年开始,相继并购意大利阿波斯、马特马克公司和高登尼公司,在此基础上于2015年成立阿波斯集团,整合形成1个集团总部+2个工厂+1个营销公司的业务集团,形成了面向欧美市场的高端农业装备研发、采购、制造、营销基地和运营管理中心。
企业一方面要顺应当地的传统文化、宗教习俗和产业政策,遵从当地的财税、环保和标准规范,建立本地化的供应链,打造本地化的运营团队和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要打通企业总部与在各国分支机构之间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建立一套可以快速复制的管理体系和有效的运营监控体系,以规避和管控风险。
中国制造企业推进国际化,一定要进行深入的调研与规划,对国际化之后如何落地,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此外,开发符合各个区域市场客户需求的产品,打造既有国际影响力,又具有本地亲和力的品牌形象,融入当地市场,也是中国制造企业国际化之后的必由之路。如今,小米在印度成为非常受欢迎的手机品牌;传音则因为针对非洲客户的市场需求开发了大量特色功能,例如支持多个手机卡,软件具有“美黑”功能,成为非洲市场的手机市场第一品牌,为中国的高科技产品抢占全球市场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从八十年代世界五百强企业到中国实现本地化发展,到国外的中型,甚至中小制造企业到中国投资设厂,再到外企在中国开设研发中心,国外企业到中国市场的本地化已经走过了将近四十年的历程。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壮大,本土市场出现了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竞争过度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制造企业推进国际化、全球化发展,融入全球产业链,成为一个不可阻挡,也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并购(Acquisition)和自主发展(Organic growth)是各行业领军企业发展壮大所普遍采用的“双轮战略”。在美国硅谷,很多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在风险投资的支持下,专攻某个领域的专业技术,在取得突破后,寻求单独上市,或者被大公司并购,这种案例非常普遍。美国常常是小公司创新,大公司购买创新成果。
因此,中国制造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也要不断提升自身“寻找猎物”的能力。此外,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强国和日本有很多技术优秀的“隐形冠军”企业,由于种种原因,经营和传承出现问题,这些企业的估值并不高,是中国制造企业快速拓展全球市场的良好选择。
过去是中国为世界制造,如今是中国制造企业走向全球。但凡有实力的中国制造企业,全球化拓展都是必然的战略选择。从国际化到全球化,中国制造业发展路在前方!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